从“生死榜”看行业机关报的出路
最近,以暂停征订为突破口的中国媒体改革,把大量党政部门主管的行业机关报推上了“生死榜”。下半年,报刊市场结构调整、资源分配、市场效益等一系列方案都会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本来,近几年随着报刊市场化的整体推进,多数党政部门旗下的报刊已经优势旁落,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媒体,表现出较差的市场存活能力。这次改革又使得行政权力基本退出报刊管理和经营,在这种形势下,能否在市场风浪中找到新的支撑点就成为这些报刊存亡消长的关键。
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迫使这些行业机关报变得异常紧张。新华传媒工场已针对这些报纸的出路问题排出单子,准备推出一系列实用套餐。喻国明所在的人大舆论研究所也已受多家报纸委托做市场调查和办报策划。笔者本人一周来几乎天天要收到一些咨询电话和求助电话,并接了几个项目。在此,笔者把答复咨询的各种思路简单整理一下,以作为行业机关报寻求出路的参考路径。
一、通过融资对报纸进行根本性的市场化改造。
部门报可凭借壳资源和市场化的空间引进资本进行换血改造。
具体形式有两种:
1、股份制改造
通常的做法是,报社先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把广告、发行等经营业务注入这家公司。然后刊号方以无形资产入股,投资方以资金入股。股本结构根据发展目标商定,如想把盘子做大,允许资方控股。
2、合作制改造
通常的做法是,报纸拿出一定时期的广告经营权、报纸发行权等经营性业务,按契约关系“借”给出资公司运作。如果难以做大,也可以分别拿出部分版面的广告经营权“承包”给广告公司,办“楼市周刊”、“汽车周刊”、“数码周刊”、“健康周刊”等。
融资的必要前提:
有一套具有可行性和生长性的市场化改造方案,以合理的定位和良好的盈利模式吸引投资。这需要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帮助。
资本种类:
1、业内资本。如博瑞传媒、电广传媒等传媒集团。
2、业外资本。如北大青鸟、中信文化等非传媒企业集团。
目前,各家部门报遇到的难题是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求资金,求医无门。新华传媒工场已经排出单子,准备陆续推出对各类投资机构的介绍和推荐。
二、通过理事会制度整合原有资源和潜在资源。
如果很难拉来大资金,可以尝试一下理事会制度维持生存,伺机发展。
部门报和原单位脱钩后,仍然对应着不少资金资源、渠道资源、信息资源。通过把对应的一些相关单位和相关企业发展为理事单位,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筹集一笔基础资金。报纸则按照协议用广告版面、新闻版面给予回报。
具备产业资源的部门报可以尝试一下带有“俱乐部”性质的理事会制度。即拿出产经版块让理事单位共同经营。
三、转成杂志寻找生长空间
报纸刊号改成杂志刊号是政策允许的,也相对容易。
由于杂志的政策控制宽松度要比报纸大得多,而且杂志的运营成本要比报纸低得多,利润率却比报纸高不少,所以,近两年来,想投杂志的要比想投报纸的多的多,形成了一个热潮。对于大量无缘大资本的部门报来说,转成杂志未尝不是一个绝处求生的办法。
据新华传媒工场高级顾问陈煌先生的推荐,以下10种杂志将有市场前景:
1、汽车类型
2、经营管理类型
3、商业投资类型
4、理财类型
5、时尚消费类型
6、旅游类型
7、吃喝玩乐指南类型
8、健康类型
9、电子游戏类型
10、育儿类型
杂志细分市场要比报纸细分市场容易见效。但正因为想投杂志的特别多,所以报纸改杂志风险概率并不小,一定要请行家帮助设计。
上面只是简单推荐了几种可供主动出击的主要改造路径,具体选择什么路径、怎么走?还要综合自身资源、市场竞争、政策出口等各方面的要素进行科学论证。一般来说,相当一部分行业机关报的最大可能性,是被有实力的党报集团兼并,资源重组,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关键是别太被动,多方接触,以谈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