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约到家app_100块约3小时上门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

欢迎您访问水电知识网。

水电知识网——水电知识的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

打造水电知识资源中心、水电知识服务中心

水电知识网»资讯»水利水电资讯»永不褪色的誓言——记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

永不褪色的誓言——记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

中国水利报

2001-10-22

  一生奉行“干净、干事、出活”,汪洋湖就是用这样平凡朴实的言行汇就了几十年高风亮节的人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了党的考验,更是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敬重和爱戴,所到之处有口皆碑。
  在他的心中,“共产党员比其他任何先进称号都光荣”。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他的耳畔,始终回响的是36年前在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


  没有多少人能够用“永远”来评价一个人,更何况是一个活着的人。
  没有多少人能够一辈子信守诺言,因为这社会诱惑实在太多。
  然而,吉林省水利厅的职工可以告诉你,他们的汪厅长是实打实的好干部,让人从心底里敬重、佩服,不用“盖棺论定”!
  吉林市永吉县五里河镇的老党员老书记们拍着胸脯保证,汪洋湖这一生,不会变质!
  在汪洋湖的心中,共产党员比其他任何先进称号都光荣!23岁的汪洋湖从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实践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对党一生忠诚。
  42年来,汪洋湖工作变动16次,从公社副社长一直到厅长。职务变了,但永远忠于党的信念没有变;地位变了,但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谋利益永远是他最幸福的事。


  有人说:百姓的事,吃喝拉撒睡,难办。
  汪洋湖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他们非常节俭,企盼过好日子。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带领他们发展,使他们富裕。”


  汪洋湖从不收礼物,可是有一份电报他却像宝贝似的珍藏着。
  发电报的叫关云泉,一年前,他又穷又病,对生活没了信心,破罐子破摔。汪洋湖来到这个村扶贫后,关云泉变了个样,第二年的大年初一,关云泉走了几十里路,用当地人最现代的方式———在镇邮电局给汪洋湖发了一份电报,向他报喜并祝贺新年。他对别人说,庄稼人有点阳光就能灿烂,汪厅长就是咱渔楼村人的阳光。
  吉林市永吉县渔楼村是吉林市一个偏僻的穷山村,1997年被列为省水利厅的扶贫对象。这里的一组土地沙化、作物品种单一、水利设施欠缺,老百姓生活十分贫困。特别是这里地表水含氟高,很多人从娘胎里一生下来就是弱智,这里成了出了名的“傻子屯”。
  群众就是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作为吉林省最大的“水官”,汪洋湖第一次来这里时,就觉得心里一阵紧、一阵酸。
  在渔楼村他和工作组成员们一起调查、研究,寻找当地脱贫的途径,制订扶贫计划。很快,这里的深井打上了,自来水流到家里了,适宜种水稻的旱地改水田了,坡地搞起小流域治理了,老百姓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生下的小孩也不傻了……幸福洋溢在老百姓的脸上。
  关云泉成为汪洋湖的扶贫对象后,开始他以为领导干部下乡扶贫不过是“水过地皮湿,干部走走形式而已”。可他万万没想到,只有几天,汪洋湖就派人送来了粮食、种子和化肥;没想到一个厅长会像自家兄弟似的盘腿上炕跟他谈心,确定致富计划;没想到一个厅长会在百忙中给他写信,帮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没想到一个厅长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慷慨解囊,不求回报……心情好病情也跟着好转了,关云泉当年就搞起了温室大棚种蔬菜,重新干起了自己的瓦匠活。这一年他家的收入近5000元。关云泉说:“汪厅长对我说,人活一世,要靠自己做点事业。我会一辈子记得。”
  关云泉只是众多受益群众中的一个,那份电报也成了汪洋湖和老百姓之间深情无限的见证。当我们沿着汪洋湖走过的路探访时,当年与他共过事的人如今很多已经行动不便、深居简出,听说要宣传汪洋湖,这些平素很少激动的老人们坐着小公共汽车,踩着自行车,不远数里数十里赶来,一定要好好说说洋湖的事。说不清汪洋湖对老百姓的感情有多深,同样也说不清老百姓对他的感情有多深,可以说清楚的是在他所有工作过的地方,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叫好。
  黄狼沟村是永吉县双河镇最落后的村落,自然条件恶劣,一年到头家家户户不仅没有分红,反而出现亏空。贫困的现实几乎使老百姓失去劳动的兴趣,走入“穷—懒—穷”的怪圈。汪洋湖是在任镇党委书记的时候主动要求到黄狼沟村蹲点的。那一年,他31岁。汪洋湖上任的第三天就一头扎进了这个贫困的村落。此后的两年里,除了办理公务外,他一直都住在那里。每天清早3点半就起床,与社员一起往山地挑粪。他利用各种机会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采取各种手段使他们发家致富。当年年底,全村每个工日分红就达1.07元。穷怕了的老百姓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这钱,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1975年9月13日,一场罕见的冰雹袭击了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东胜村,眼看要到手的粮食全被打光,村民苦不堪言,“吃粮靠返销,牲畜没草料,分值要倒刨”。也就是在这一年,汪洋湖来这里蹲点。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老百姓起早贪黑,改土造田,将低洼易涝地改为水田,建立了玉米高产试验田,提出了村屯建设规划。当年,全村农作物增收一倍,东胜村实现一年受灾一年恢复,被评为全县先进党支部。几十年后的今天,永吉县五里河镇年近古稀的老人们想起汪洋湖,还能清晰地记得当年他披着黑夹袄在村头和老农话家常,依稀还能听见天蒙蒙亮他吆喝大家下地干活的声音,还能想起他高高地挽着裤腿、满身是泥和大家一起插秧的情景,还能记得起他汗流浃背与大家一起推着板车改土造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汪洋湖的追求,也是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汪洋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和老百姓有着天然的感情。”他忆起父亲一辈子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干活。父辈简单的生活却教给了他勤劳、朴素、善良的美德。这个从小把鞋子别在腰里光着脚上学的穷孩子,深深知道父老乡亲们的疾苦。
  有人说,百姓的事,吃喝拉撒睡,难办。老百姓说,汪书记是俺们的贴心人,知道俺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汪洋湖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他们非常节俭,企盼过好日子。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带领他们发展,使他们富裕。”
  现在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汪洋湖还想着:“群众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与他们同甘共苦、殚精竭虑地为他们办实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们是不会忘记的。直到如今,舒兰县的老百姓还念念不忘两位好书记,其中一位就是汪洋湖。在他要调走的时候,县政协主席特意找到吉林市委,说:“如果提拔汪洋湖我们没意见,要不就别把他调走,舒兰老百姓都舍不得他。”
  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始终与老百姓保持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有些人眼里是一种政治要求;而对汪洋湖来说,则是一种自觉行动。


  有人说:诱惑就像一张网,不少人都在劫难逃。
  汪洋湖说:“自律是一种境界。是非面前立场坚定不坚定、会不会被诱惑网罗,取决于你的理想信念。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果这个支柱倒了,整个人都会被砸死。”


  ’98大水之后,水利迎来了又一个建设高潮。当年9月,中央对吉林省的第一批灾后重建和水毁工程修复专项资金9亿多元下到了水利厅。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雪片般的“条子”和络绎不绝的登门造访者,说情、要工程项目,谁都看好这块“肥肉”。有人说汪洋湖只要稍一松手,百儿八十万的好处唾手可得。
  经历了50多个与洪水生死较量的日日夜夜,汪洋湖深知这钱的分量和作用。国家举国债加大对水利的投入,这钱岂能乱花!
  9月14日,汪洋湖召开厅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资金问题。汪洋湖与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探讨如何保证资金运行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对党和人民负责。讨论越深入,思路也越清晰:对新上项目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特别是在施工上要严格按照“三制”要求;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50万元以下的应急项目,也必须实行邀请招标,同时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全过程监督。汪洋湖与厅党组成员“约法三章”——所有项目不许有“条子工程”、人情项目、暗箱操作,并向所有的干部宣告:向我看齐!
  对任何人来说,最难过的是亲情关,汪洋湖也不例外。三女儿女婿长期待业在家,为节省开支,4年前,夫妻俩把家从城市搬到了农村,靠给人做点小工程过日子。那时候活儿少得可怜,工具扔在后院,有的都生了锈。
  1999年的一天晚上,吃过晚饭,三女儿看着父亲兴致不错,就说:“爸,你看我们俩这几年日子挺难过的,听说水利上项目多,我们不要求大的项目挣多少钱,只要有小的工程能使我们维持生计就可以。您要是给我们机会,我们保证不为您抹黑。”汪洋湖说:“我知道你们生活困难,没有吃的你们可以到我这儿来,但这件事你根本就不要想。”三女儿听完就哭了,汪洋湖的老伴也陪着女儿掉眼泪,但她心里知道:老汪就是这样一个人,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哪有父亲不疼爱自己女儿的,更何况是一个对女儿有着深深歉疚的父亲。但权衡对女儿的歉疚和对党的忠诚,汪洋湖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他说:“官位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别给组织抹黑。”
  “别给组织抹黑”这样一句非常朴实的话,也许有些人已经说不出口了,而汪洋湖却用他的一言一行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汪洋湖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水利厅由一时的“川流不息”变为今日的“门庭冷落”。正是因为这样,近3年来,吉林水利投入近60亿,仅防洪工程大大小小的项目就达400多项,汪洋湖讲,不仅是班子成员,就连中层干部也没有一个为工程说过情或给过暗示,全部都按照“四制”要求办。
  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在小事上汪洋湖也绝不含糊。老百姓评价他在廉政上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作为领导干部,小节也不能疏忽,要防微杜渐,懂得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道理。”“收他一点,拿他一些,在别人心目中你就矮了,话就软了,时间长了你的腰杆也就挺不直了。”汪洋湖经常这么说。事实也就是这样:当一个干部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他也就管不住别人了。
  这些年来,倘若汪洋湖不在家,汪洋湖的老伴和三个女儿最害怕的就是有人登门造访,更害怕别人来送礼。一次,某县水利局的同志带礼物去看汪洋湖。当时只有他老伴在家,心地善良的她不忍心将客人拒之门外,就让他们进了门。临走时,汪洋湖老伴让对方把礼物带走,来人不肯。她估算东西大约值600元,就找出钱让他们拿走。双方争执半天,汪洋湖的老伴急得哭了,说:“他的脾气你们也许不知道,如果留下东西,他回来会跟我没完啊!”客人又是震惊又是感动,只好把东西拿走。
  不收礼,关系搞僵了怎么办?汪洋湖说:“有的关系不要怕僵。在这件事上你不得罪这个,就制不住那个,何况送礼并不是很多人的本意,只是某些坏风气给逼的。”
  为了杜绝送礼风,汪洋湖定下规矩:厅机关职工的红白喜事不在机关大操大办,职工的精神负担、经济负担都减轻不少。他每年春节前都强调,不要到领导家去拜年,有时间就去看看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1999年春节,一位老处长还是带着老伴去给他拜年,汪洋湖没让他进屋,通过电子门对讲机说:“辛苦一年了,大家都很累,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我也歇一歇,以后有时间我去看你。”这位老处长吃了“闭门羹”,虽然觉得在老伴面前没面子,但打心眼里更加佩服汪厅长。时间一长,大家真正了解了他的为人,也就不到他家去了。不仅是汪洋湖家,就是别的厅领导家也没有利用各种机会、借各种理由去送礼的。一个领导干部门可罗雀,不见得不好;门庭若市,不见得是好事。汪洋湖就以门庭冷落为荣,每年春节一上班,他总是说:“今年又过了一个消停年!”
  有人担心,“不跑不送,原地不动”。而水利厅职工都说,厅里有个让人舒心的小气候,在厅里工作不用考虑人际关系,不用考虑领导的看法,只要专心工作就行。水利厅有位副厅长是厅里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他说:“在提拔以前,我连几位厅长的家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有人不理解,一个单位不往上“活动活动”,机关工作怎么开展?不请不送,公关工作怎么做?汪洋湖说:“要获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最重要的是说真话、干真事。”
  能否抵制诱惑,不为“常人之情”所动,关键在于自律。汪洋湖说:“自律是一种境界。是非面前立场坚定不坚定、会不会被诱惑网罗,取决于你的理想信念。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果这个支柱倒了,整个人都会被砸死。”
  正是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几十年来,汪洋湖一直克己奉公。正常因公涉及花钱时,他能省就省,绝不多花一分钱;参加工程技术咨询,从不拿咨询费;他的同学、朋友来厅里办事,一律是他自己掏钱招待;有时加班晚了,也是他掏钱请大家用点便餐……
  汪洋湖不缺钱花吗?其实在钱的问题上他也有犯难的时候。1998年的一天,与往常一样,汪洋湖处理完当天最后一份文件已是晚上7点多钟。他突然想起明天是交房款的最后期限了,而自己15000元的房款还有8000元没有着落。虽说过去家里不知多少次是依靠借钱渡过难关,但这次汪洋湖真的犯难了:找三个女儿借吧,这些年,自己没能给女儿们什么,现在反而找她们借钱,这口张不开啊;找亲戚借吧,亲戚中数自己官当得最大、钱拿得最多,自己都没钱,别人怎么可能有呢?这口也没办法张。想到这里,汪洋湖拨通了同事家的电话,完了再三嘱咐不要说出去。
  一个当了26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人没有8000块钱,许多人可能不太相信。但1994年帮汪洋湖从吉林往长春搬家的司机心里最清楚,当时开去的是半截子车,回来的是半车家当:一个书柜,两个木箱,两口水缸。现在他住的114平方米的住房,老式的三室一厅,装修极其简单,只有两个卧室是由公家按规定给铺的地板,剩下的两个房间和客厅铺的都是地砖。屋里是用了半辈子的旧家具,一台25英寸的电视,还是大女儿给买的。一位故友去看他,弄不准他住几层,知道汪洋湖一贯朴素,估摸着没安装铝合金窗户的差不多,上楼一问,果然就是。1999年最后一次实物分房,省政府办公厅考虑到汪洋湖是老厅长了,住房条件又比较差,就按标准分给他一套新房,地点在省政府对面。大家心里都有笔账,如果按照房改政策,花几万元把这套房子买到手,就等于拥有几十万的资产。可汪洋湖说,我现在的房子够住了,再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买房和装修。
  依靠夫妻俩不高的工资,汪洋湖先后送走了他的大伯、父母和姐姐、姐夫五位亲人,家里欠了一大笔医药费,还要供三个女儿学习,家里境况可想而知。汪洋湖任舒兰县委书记时家里最困难,妻子温淑琴常常跟邻居借钱才能勉强度日。如今小女儿汪强回忆起那时家里的情景都黯然神伤:家里很少做菜,常常吃苞米面大饼子,没有粮食了,就拿土豆当主食。一个鸡蛋也要让给有病的姐姐吃,她和姐姐上学中午带饭,总是躲在一边偷偷地吃,生怕被人看见笑话。汪洋湖的大女儿自小养成了吃酱油泡饭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婚后好长一段时间。
  俭朴甚至是清贫的生活没有让汪洋湖改变自己人生的信条。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用手中的权力来武装自己,武装自己的家庭。他总是说:“和普通老百姓相比,我的日子算是很好过的了。”他要求妻子不参政、不特殊、不收礼。他告诫女儿,不要把父亲当做拐杖,凡事一定要靠自己。老伴和三个女儿也从没做过一件他不同意的事。
  清廉,在很多人眼里是种约束,而在汪洋湖身上,则是一种习惯。


  有人说:工作干得差不多就行了,千万别苦了自己。
  汪洋湖说:“当领导干部不是意味着住高档房,开高档车,过安逸日子,而是意味着肩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对我而言,就是我想干点事,而且能把事干成。”


  2001年8月19日下午4点来钟,阴霾的天空,风云突变,雷电交加,吉林省长春市下起了全年最大的一场雨。汪洋湖刚从亮甲山水库考察回来,患上了重感冒。但他一看到这大雨心里就甭提有多高兴。真是场好雨啊!吉林连续两年的大旱已使水源相当紧张,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许多城市一度出现“水荒”……这场大雨使水库可以蓄上水了,明年春耕用水也就不愁了。晚上9点多钟,汪洋湖拨通了防汛值班电话,了解雨量大小。
  尽管从心底希望雨下得大一些、持续的时间再长一些,但“旱涝急转、暴雨成灾”也是常有的事,汪洋湖深知这个道理。防汛与抗旱两根弦,什么时候都松不得。晚上11点,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会不会有汛情?他第二次拨通了省防办值班室的电话,询问汛情,要求一有情况马上向他汇报。直到午夜1点多,雨慢慢小了,汪洋湖这才放心地躺下休息。第二天7点半,他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像这样工作,对汪洋湖来讲似家常便饭。但真正让他最难忘的,还是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1998年7月下旬,嫩江开始涨水,至27日,吉林省西部的河流全线涨水,蛟流河水已漫堤。8月2日,嫩江第二个洪峰到达,7850个立方米每秒。
  汛情一天比一天紧张,嫩江流域降雨却依旧不停。嫩江第三号洪峰能有多大?在上游水文站被毁的情况下,一些专家分别推算出洪峰量级,有的说有19000立方米每秒,有的说不会超过12000立方米每秒。汪洋湖根据该河历史洪水情况,反复同水文局和有关专家会商,提出按17500立方米每秒设防的建议。汪洋湖深知这个流量意味着什么:嫩江当时的设防标准只相当于20年一遇,要抵御第三次洪峰,必须在嫩江全线堤顶,在48小时内建起1米高、2米宽的麻袋子堤!
  汪洋湖作为省水利厅厅长,提出这个方案,肩上的责任比泰山还重:标准高了,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标准低了,两岸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
  8月11日晚8点,吉林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汪洋湖汇报并提出参谋意见,省委依据建议决策,抽调18名省级干部、40名厅级干部奔赴一线,联系物资,调用军队……整整两天两夜,330万条装满土的麻袋把吉林省嫩江210多公里的堤防全线加高了1米。
  8月15日,三号洪峰来了。在上游决口跑滩的情况下,实测流量16100立方米每秒,全线超过原来堤顶。这是嫩江380年一遇的洪水呀!但吉林的嫩江大堤无一决口,60万人转移无一死亡,西部县城无一进水!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吉林防洪情况后,连叹“奇迹!”也就是这一年11月,温家宝副总理送给水利行业三个词——“献身、负责、求实”,这也成了水利行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回忆起来,汪洋湖至今都觉得惊心动魄:“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事可想了,如果真出了问题,我就和大水同归于尽了。”
  现在堤防修好了,汪洋湖说,他只要往堤上一站,就觉得特别幸福。汪洋湖说:“当领导干部不是意味着住高档房,开高档车,过安逸日子,而是意味着肩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对我而言,就是我想干点事,而且能把事干成。”
  汪洋湖常说,工作上无小事,生活上无大事。事实是,30多年来工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大女儿记忆中第一次见到父亲时,她不明白这个“陌生人”为什么要呆在家里。三女儿是汪洋湖最疼爱的,她很少能见到父亲,偶尔见到,父亲也是严肃的。别的孩子可以吊着父亲的脖子撒撒娇,而她想都不敢想。一次父亲回家,她碰巧考试考了好成绩,把那两张100分和99分的考试卷子放在父亲面前,感受着父亲身上温暖的气息,听着父亲的夸奖和鼓励,她陶醉了。她觉得这是自己童年最幸福的一刻,也是惟一的一次。
  1987年12月,一家人团聚还不到8个月,汪洋湖又要从吉林市调到浑江市工作。此时,大女儿正患严重的肺结核病,二女儿又处于高考紧张复习中,老父亲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家里离不开他呀!已经两地生活25年了,妻子从来没拖过汪洋湖的后腿,可这次她犹豫了。汪洋湖察觉到妻子的感受,就反复说理由、讲道理。“咱是党员,组织上怎么定咱就怎么办。”妻子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一听这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临行前,全家人含泪把他送上车,那时,天正下着大雪。
  如今三个女儿都结婚生子,与父亲还是聚少离多。多是女儿们带着孩子去看汪洋湖,汪洋湖至今连她们的家在哪里都记不准。
  机关工作弹性大,但汪洋湖这么多年始终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省水利厅规定早上8点半上班,他每天7点半到,找他办事的人便摸着了规律,也是7点多钟就来。长期忘我工作使他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平时高压160,犯病时最高达230。有一次,在工作时汪洋湖血压高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手抖得厉害。同事见状赶紧喊司机一起送他上医院。从三楼下来,他几乎是全身靠着司机才走下来的,由于怕住院影响工作他说什么也不肯上医院,司机只好把他送回家休息。等司机把他老伴从单位接回来时,看见汪厅长歪倒在沙发上。老伴的眼泪当时就止不住往外流。第二天早上7点半,汪洋湖他又照常上班了。知道这事后,水利厅好多人都说:“跟汪洋湖在一起,不好好工作,都丧良心啊……”
  有人问汪洋湖,什么是他最大的苦恼,汪洋湖答道:“当我的能力和职位不相称的时候。”
  汪洋湖忘不了他迈出从政生涯第一步时,村里老支书们对他的支持和老老少少对他的信任,面对一个个的不知道、不熟悉,汪洋湖立志先天不足后天补,干什么学什么,边学边干。
  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为这个年轻人的勤奋好学而感叹。
  从五里河村搬家时,帮忙的人发现仅有的几个纸箱子,全都是书。
  在黄狼沟蹲点的时候,为不影响房东休息,每晚都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看书,当时的房东讲,他走时留下了一大堆废电池。
  …………
  如今他的书房四面墙有三面是书架,地上放着被褥,晚上看书太晚了,就地而卧是常事。
  不断地学习养成了汪洋湖的生活习惯,也造就了他的作风。读书学习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每天晚上都是12点以后睡觉,闲暇从来不到别人家闲聊,也不喜欢别人没事来串门子。汪洋湖说他最“自私”的就是把晚上的时间完全留给自己。
  几十年夜伴孤灯、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他不断吸取知识的力量,开阔了思想和视野,提高了驾驭工作的能力,更铸就了他全部业绩的坚实基础。
  水利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他用了半年的时间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甘当学生,不懂就问。几年下来,他不仅不是一个“门外汉”,而且成了一些领域的行家里手。他说,应该从基础做起,从规律上探索,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内在规律,才能获得自由。
  有了这样的方法论,加上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他分管的工作领域,总是不断推陈出新。
  汪洋湖刚当水利厅副厅长时吉林省每年水土流失与治理的比例为1.3∶1,治理速度还赶不上破坏速度。针对荒坡地下雨留不住水,大雨又导致水土流失的状况,他多次深入东部山区调查研究,提出建“竹节式梯田”的模式,“一方水对一方天”,把水留在山上。这样既防治了水土流失,又为发展经济林草提供了条件。1997年,吉林省水土流失与治理的比例达到0.3∶1,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他主持的这项科研成果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科技兴农一等奖”。今年,又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管水产工作以后,汪洋湖发现随着“吃鱼难”问题的解决,又出现“卖鱼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症结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同时也存在开发利用上的不合理。针对新的问题,他提出了开发大水面、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保供增收的水产发展思路,从而使全省水产品产量从1994年的10.5万吨上升到1999年的14.5万吨。他还亲自到省内外考察,从辽宁引进了河蟹,从内蒙古引进了大银鱼等品种,从加拿大引进了罗非鱼,填补了省内空白,使水产业务在厅里率先走上市场经济之路。
  …………
  1997年他当厅长以后,及时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就是以防汛抗旱为中心,实现城市防洪、节水井灌、小型水库加固配套工程总体推进。在原有的基础上,苦战3年,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有防洪任务的41座城市,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地方自筹资金20多亿元,防洪标准全部达到50年一遇以上。西部井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80万亩。全省136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率达到85%以上。二松、松干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普遍提高到50年一遇的水平。
  汪洋湖今年58岁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还像从前那样充满朝气和干劲,心中仍然在谋划吉林水利的未来。他紧跟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重新认识吉林的水情,对传统规划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着眼长远,提出了吉林省的治水新思路:一是充分利用地表水,科学保护开发地下水;二是增加洪水利用份额,把大力推广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来抓;三是在工作上提升生态用水和水土流失治理的位置,优先考虑调水工程建设,全面发展节水工程,同时上一些骨干工程,使新世纪吉林水利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说,他一生不懈地学习,为的就是与时俱进。
  他在离任前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把21世纪吉林省的总体治水方略搞出来;把事关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大江大河治理好,启动两三个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把厅里的各项改革向前推进一步,争取厅直单位不亏损。汪洋湖说:“我就想把这三件事办好,给继任者打个好底。”
  负责,有些人是落实在口头上、纸上,而汪洋湖则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中。
  同样的誓言,同样的30年,有人渐渐想自己多一些,想权力多一些,想安逸多一些,可汪洋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恪尽职守,克己奉公,以开拓进取、拼死奉献的顽强禀性和清廉刚正、铁面无私的坚定人格,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敬佩和高度评价。
  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最难得的,是所到之处都有口皆碑。党给了他“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至高荣誉,老百姓对这样的干部一百个满意。
  汪洋湖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