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约到家app_100块约3小时上门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

欢迎您访问水电知识网。

水电知识网——水电知识的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

打造水电知识资源中心、水电知识服务中心

水电知识网»资讯»水利水电资讯»翟浩辉在全国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议上讲话

翟浩辉在全国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议上讲话

中国水利报

2001-06-1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水利部党组研究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九五”期间各地节水灌溉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大“十五”期间节水灌溉工作力度的对策措施。这次会议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会议,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节水灌溉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保障实现中央确定的“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旱情突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江泽民6月5日批示:镕基、家宝同志,看来今年不少地区旱情严重,值得我们十分重视。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是要靠天吃饭。虽然我们近几年粮食库存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对粮食问题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朱镕基总理6月6日批示:请将江泽民同志批示印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并有关部门阅。温家宝副总理6月5日批示:泽民同志的批示很重要。计委、农业部、水利部、中农办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拟于6月10日在济南召开抗旱工作会议,再次进行部署。在我来齐齐哈尔的路上,汪恕诚部长又专门批示,要我在这次农业节水会议上传达江总书记的批示,强调水利要保粮食安全。因此,这次会议不但是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而且也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新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抗旱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以节水灌溉来缓解当前旱情,以节水灌溉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次部署会、动员会。

  会前,同志们已经实地参观了甘南县节水灌溉推广应用的一些现场,展示的喜人成就,看后令人振奋,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节水灌溉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 关于甘南县的经验

这次会议地点选在黑龙江,是请大家参观、学习发展节水灌溉的好典型。昨天我们参观了甘南县,看到了大旱之年作物长势喜人,没有旱象,听了经验介绍,大家普遍反映他们的经验很好,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认为,甘南的经验好就好在:一是工作力度大。“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情况,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举、强县之路,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县政府一把手亲自抓,五大班子层层包任务,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以发展节水灌溉、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形成了没有不抓节水灌溉的领导,没有不抓节水灌溉的岗位的良好发展氛围。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把节水灌溉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节水灌溉的强有力支撑,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定单农业和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全县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过去的7.5:2.5调整为2000年的6:4。一些名特优产品已打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部分产品远销国外。调整比例力度之大,远远超过周围其它县。乡村干部对此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节水灌溉就不可能调整结构,不调整结构就没有现在的收益。三是初步形成了良性的投入和管理机制。甘南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九五”期间投入了1.4亿元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他们采用农户出资、户管户用,集体出资、承包使用,国家出资、租赁使用,国家、集体、个人联合出资,股份制管理和使用。不象有些地方发展节水灌溉,老把眼睛盯在向上要资金,不给资金就无所作为。甘南县在抓工程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奖惩机制和管理运行责任制,保证了节水灌溉健康、有序发展。实践证明,甘南的节水灌溉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这样发展节水灌溉是有生命力的。

  甘南县的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汪部长在视察甘南县时说:甘南县节水灌溉搞的好,好就好在他们完全是农民自发的要求,他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之路。甘南县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希望大家回去后,结合本地实际找差距,再接再厉,把节水灌溉工作推向一个新高潮。

  二、关于“九五”节水灌溉工作

  “九五”期间,全国节水灌溉成效显著、经验丰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的艰苦努力,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组织实施了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以及12个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对208个大型灌区进行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兴建了668个国家级节水增效示范区。截止2000年底,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全部完成预定任务,通过了验收。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除2000年下达的项目正在实施外,都已完成任务。节水示范市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过去五年全国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15亿亩,是“八五”完成数的1.9倍,其中:喷微灌面积2387万亩,渠道防渗灌溉面积6347万亩(防渗渠道23万公里),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766万亩(输水管道13万公里)。到2000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累计达到2.8亿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4%。在中西部贫困山区建设雨水集蓄水窖、水池、水柜560万个,配合各种节水措施使干旱的1830万亩基本农田增强了抗旱能力。与工程措施配合,还推广了各种形式的非工程节水措施面积2.5亿亩,其中“薄浅湿晒”水稻控制灌溉面积1.2亿亩,行走式抗旱节水播种、坐水种等1.3亿亩。五年间,用于发展节水灌溉的资金约430亿元,其中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补助约130亿元,占30%,其余为贷款、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

  节水灌溉的普及,取得了显著节水效果。在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新增6400万亩灌溉面积,改善原有的7亿多亩灌溉面积。全国平均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从1995年的476方下降到2000年的439方,共减少了37方,五年相当于1981年至1995年15年下降总和的1倍。多数地方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八五”末的0.30—0.40提高到0.40以上,如果没有节水措施,按原来的水分生产率推算,每年农业用水总量将要增加25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取得了年节水250亿立方米的效果。同时,通过农业节水,使“九五”期间全国新增的近280亿方供水能力,能够集中用于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灌溉不仅增强了农业抗旱能力,还支持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为缓解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水的供需矛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过去比,“九五”节水成效非常显著。这次会上,大家带来了各地的经验和成效总结。希望同志们认真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为今后节水灌溉的更快发展出谋划策。

尽管“九五”期间,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比,与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比,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比,节水灌溉工作力度还不够大,发展规模还不够广,推动速度还不够快。有些地方,对中央关于加强农业节水的要求和水资源危机的严峻形势还缺乏深刻认识。嘴上也喊节水重要,但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实际行动,没有过硬的措施,工作上 “小打小闹”。从全国看,抓节水灌溉单项措施强,综合措施弱;工程措施多,管理措施少。大部分地区就事论事谈节水,不注意把节水与宏观水资源、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机联系起来。前不久,我到西北几个省、区对农业节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看到了许多好的典型,听到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是也看到了粗放管水、浪费水、不珍惜水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一些基层干部,甚至包括有些地方领导同志,对节水的深远意义、战略地位缺乏足够认识,缺乏大局意识,没有紧迫感。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不讲可持续发展,掠夺式的消耗水土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还没有扭转过来。因此,在总结“九五”工作的时候,既要对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大搞节水的积极性,也要对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不能对成绩和效果估价过高。

  三、进一步提高对节水灌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的重大战略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最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与保障线,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保持和维护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水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今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要把节水放到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特别指出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将农业节水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农业节水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以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着本质的、深远的、全局的意义。作为当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第三次革命浪潮,节水灌溉的影响和意义,无论是与以良种培育为特点的“绿色革命”相比,还是与以地膜覆盖为特点的“白色革命”相比,都要大得多,深远得多。

  1.推行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当前旱情的迫切需要。21世纪我国面临水安全、粮食安全、石油安全三大安全问题,其中水安全是最重要和最难解决的。中国水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均水平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危机。水危机的到来,比我们预想要快得多,严重程度也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有认识。连续几年的大旱,使更多的人对水危机有了切身体验,有了更强的紧迫感。去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受旱面积、成灾面积、粮食减产都是新中国成立来最严重的,城市生活和工业也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城市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出现了非常困难的局面。今年的旱情依然十分严重,最近北方地区旱情急剧发展,据国家防办统计,截止5月31日全国受旱面积达到3.415亿亩,其中有6400多万亩未能适时播种,1100万亩耕地播种后未能出苗,干枯绝收面积达445万亩,因旱造成1460万人、1150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农业受旱,一方面是降水少,另一方面也反映水资源不足,现有水源利用不合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连续的干旱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注,已影响到能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问题。面对严重的干旱,我们要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合理开发新水源,一保基本生活用水,二保基本生产用水,把十分有限的水真正用在“刀刃”上。在开发新水源时,要认识到,我国北方大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相当高,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安全标准,过高的开发利用率,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与影响,而且新水源工程的开发难度愈来愈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因此,在大旱之年,要更加注重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尤其是农业用水大户,更要搞好节水,以实施高效的节水灌溉来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来提高农业抗旱保丰收的生产能力。

  2.推行节水灌溉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当前的旱情牵动了总书记的心,这一方面说明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以水利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供需虽说是基本平衡,但这是低消费水平下的阶段性平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都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水土匹配条件极不平衡,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严重不均,这是刚性的限制条件。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粮食的稳产率、保证程度还不高。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安全保证程度,不能再依靠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以单纯扩大耕地面积为主的外延型、粗放式发展道路。有限的水资源条件决定了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走节水灌溉的道路,以较少的水生产出较多的粮食,大力挖掘节水潜力,提高粮食的水分生产率。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高峰时将达到16亿,要为16亿人提供量足质优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并不轻松,绝不能掉以轻心。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水的生产效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足够多的粮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

   3.推行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无论是调整农林牧业比例,粮经作物比例,还是粮食作物内部的优质品种种植比例,都对以水为重点的生产条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塑料大棚里种植名优特蔬菜,要求有小水量、多频次,充足的供水,同时又保持棚内一定空气湿度,避免病虫害烂果发生,只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满足这一要求。4月份我到甘肃黑河流域,那里的粮经比例已达到5.5:4.5,有的县达到3:7,用水总量不增加,略有下降,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如果没有节水灌溉做保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4.推行节水灌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过去几十年,我们强调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农业产量,而对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对节水抓的不紧,“大水漫灌”,浪费严重,有的地方甚至以挤占生态用水,牺牲下游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最典型的例子是甘肃的黑河流域,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华北平原大规模地下水超采等。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这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能再走下去了。改变部分地区生态恶性循环的根本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用水结构、厉行节水,把节省出的水还给生态系统。

  5.推行节水灌溉是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节水灌溉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水、用水本身,还表现为它实质上是科学灌溉、精细灌溉。节水灌溉的普及,给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农田水利注入了新的活力。压力供水、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滴灌、微喷灌及输配水的精确计量,计算机技术在水管理中的应用等加快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表现为物质的、技术的,还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管理方法上的转变。推行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对水的要求,反过来,节水灌溉又对农业结构、品种改良、施肥技术、耕作栽培技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今后农业的发展,都要在充分考虑水源可供能力,按节水的要求进行。

对节水灌溉这篇大文章,我们的认识还很不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目前的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各级水利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的深刻含义,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使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四、搞好节水灌溉,要理清思路,目标明确,任务落实,着重处理好若干关系

当前全国水利工作的大思路是清晰的,是符合现代经济与社会对水利的要求的,这就是水利部党组所倡导的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和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大力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和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权制度,逐步增强以水价变化为信号的经济手段对于水资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基础性配置作用。这个思路可以说是当代水利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是水利各方面工作都应该遵循和围绕的中心目标。

  农业节水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水资源、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法律、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需要水利、计划、财政、科技、农业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推行节水灌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管理、组织、引导、扶持,需要调动广大管水者、用水者参与的积极性,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要求,需要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抓节水灌溉,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各地不同的水资源特点与经济、社会条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节水方法与措施,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任务。例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节水灌溉要服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而在甘肃的黑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则既要通过节水,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更要服从改善下游生态环境要求的大局。要把节省出的水放到河道送给下游。要统筹兼顾节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在节水灌溉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效益节水与强制节水的关系。汪恕诚部长最近多次讲到,节水要靠两个机制,一是效益节水、另一是强制节水。所谓强制节水就是首先要明晰水的使用权,建立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体系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二套指标,宏观控制指标就是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企业、各灌区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然后层层分解,把使用权细化到每个县、乡、村、户,微观定额指标就是社会每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用水量要求,如种一亩小麦的用水定额是多少。有了这二套指标的约束,就可以层层落实节水责任,强制用水单位、用水户节水。效益节水,主要是通过节水给农民带来实惠,带来经济效益,使节水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两种机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效益节水,要大力提倡,积极推广。但是完全靠利益驱动也不行,节水的效益常常表现为社会效益。而且有些用水既得利益者总是希望自己多用水,因此必须强调节约用水,采取行政的、经济的强制性节水措施。

第二,节水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关系。过去几年,北方不少地方抓节水力度不小,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都有明显提高,但是省出来的水主要用于开荒,扩大耕地,或者盲目地增加灌溉面积,没有考虑原来用水的合理性。如果过去发展灌溉挤占了生态用水,现在就要通过节水,把农业用水总量减下来,归还给生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水,是真正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当然,我们强调上游地区节水,绝不是牺牲那里的经济发展来改善下游生态,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统筹兼顾,做到“双赢”。

  第三,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的关系。抓节水灌溉,既要重视工程等硬件措施节水,又要重视管理、农艺等软件措施节水。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破损、短缺的节制闸、分水闸等控制性建筑物和量水设施修好配齐,这些工程措施都是必要的,是改进灌溉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物质保障,在节水灌溉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重视工程措施,不抓管理节水,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些地方推行的“限额供水,配水到户,按方收费,节余归己,超用加价”,“先交费,后供水”以及在灌区实行节水目标责任管理,签定供水合同等等都可以收到费省效宏的效果。要改变重建轻管的旧习,完善节水管理制度,落实节水责任制,积极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和大型灌区以用水户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水价这个经济杠杆在促进节水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我这里要着重强调,农业节水一定要注意水利与农业有机结合,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配合,把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节水措施紧密结合,大力推行深耕松土、免耕、保墒、秸杆覆盖、地膜盖,施用化学保水剂,优选抗旱品种等农艺节水措施,不但提高输水、灌水利用率,还要提高水分生产率,降低万元农业产值耗水量,全面提高农业节水的效益。

  第四,节水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阶段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实施节水灌溉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区域和全流域的关系,引用地表水和合理开发地下水的关系;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受眼前利益、地方利益驱动,常常出现上游地区只强调自己的水不够用,不顾下游生存危机,过量抽取深层地下水,引起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面沉降、海水入浸等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第五,先进节水技术与常规节水技术的关系。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技术,有较高的用水效率,代表了农田灌溉方法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节水技术,还是现代农业多种配套措施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我们要积极提倡逐步推广先进灌水技术。采用喷滴灌等先进技术,要注意讲究投入、产出关系,要让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只有节水的社会效益,对农民没有直接经济利益,那样农民是不会持久使用这种技术的。更不能做表面文章。

  从我国目前地面灌水方法仍占绝大多数的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对以改进地面灌溉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常规节水技术要给予足够重视。推广这些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农民易于掌握。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效益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应当提倡优先采用常规节水技术。

  五、“十五”期间节水灌溉发展的目标、任务及近期重点抓的几项工作

  按照水利部“十五”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五”期间节水灌溉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主要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兼顾;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按照水权理论要求,对用水总量和田间用水定额严格控制;效益节水与强制节水相结合;坚持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农艺措施等综合节水措施相配套,积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与大力推广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引导扶持,调动农村集体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的节水体制和多渠道、多元化投入良性发展机制。

  目标是在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使全国平均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减16方;通过节水挖潜为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提供水源保障;使全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3—5个百分点,多数地区达到0.45,大中城市郊区达到0.5以上;万元农业产值耗水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下降450方。

  任务是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亿亩,达到3.8亿亩。新增节水技术措施面积1亿亩,达到3.5亿亩。

  最近,我们正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对农业节水情况进行调研,打算在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农业节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这里,我就当前农业节水要抓的几项工作提几点要求:

  1、进一步做好“九五”节水灌溉总结和宣传。肯定成功的做法,找准存在问题,宣传典型经验,使节水灌溉更多地被人们所了解、认识、重视。“九五”期间做了大量工作,这次会上一些省、地、县的交流材料很好,值得宣传推广。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不重视经验成效的总结、宣传,有的虽有总结,但缺乏深度,只停留在就事论事谈节水的表面现象上。经验中闪光的东西要挖掘、提炼,成效要广泛向社会宣传,向领导宣传、向群众宣传。为下一阶段更大规模推动节水灌溉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2、对“十五”期间的节水灌溉工作要因地制宜、更快更好予以推进。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别很大,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骤实施的基本原则。在政策措施上要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可行、效益显著。从技术措施上讲,在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大型灌区要搞好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改造;在北方井灌区要优先普及管道输水、喷灌、小畦灌;在黄淮海平原要积极发展井渠结合、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小畦灌;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大力普及喷灌、滴灌、微喷灌、膜下滴灌、膜上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西北、西南山丘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兴修小水窖、小水池等小型和微型集雨设施,发展集雨节灌农业;在南方水稻区,要大力推广水稻薄、浅、湿、晒控制灌溉和旱育稀植节水栽培技术;在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城近郊区要建立现代化农业节水园区,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要大力发展果树等的喷、微灌;温室和蔬菜大棚可发展滴灌;在有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要按照以水定井、统筹规划、合理开发、采补平衡的原则,搞好打井和节水型井灌区建设;在干旱、少雨、缺水地区,要大力推广地膜、生物覆盖、保水性耕作、坐水种等技术,选育抗旱品种,推广抗旱保水剂、蒸腾抑制剂、抗旱种衣剂等蓄水保墒措施,发展旱作农业。

  3、根据当前干旱日益严重的新情况,要组织专门力量修改补充原有节水灌溉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十五”节水规划各省都有,但多数深度不够,指导思想没有调整到部党组的治水思路上来。要把节水灌溉纳入流域、区域整体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当地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论证节水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对策措施。各地都要有具体的年度节水工作计划,明确的目标任务,不仅要考核工程实物量完成情况,更要考核实际节水效果,考核节水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所起的作用。今年年底要对2001年节水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把完成情况报部。

  4、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组织实施黑河、塔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有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今年面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资金与去年大体相当,如果加上黑河、塔里木河、北京两大水库上游灌区节水,总投资将超出过去前几年的水平。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灌区的节水我们已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节水任务。其它地区可参考会议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所有财政预算内节水改造项目都要按基建程序管理,要抓紧做好实施方案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保质保量完成预定节水目标任务。

  5、深化节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目前的水管理体制,无论是宏观水资源管理,还是灌区用水的微观管理,都有一些不利于节水的障碍。这里我讲一下水权问题。水权是现代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在农业用水和节水方面,水权同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们对水的管理主要放在了满足供给方面,为了追求发展生产和提高产品数量,无论有什么样的用水要求,都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在水管理领域里,只有无限膨胀的用水权,而缺乏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制水权,只有满足生产发展的手段,而缺乏实施生态保护的手段,只有上游地区取水条件优越性的任意发挥和浪费型使用,而缺乏下游地区水环境的基本维持。水的使用权不明晰,大家同喝一个大锅里的水,都想多喝一点,都不愿花代价去节水。从明晰用水权入手,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权制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尽管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但一定要从点到面逐步开展。再比如,灌区实行自收自支财务体制,以卖水为生,卖水越多,水费收的越多,管理单位日子才好过,灌区缺乏节水的内在经济动力。现行的农业灌溉水费偏低,也不利于节水。去年宁夏引黄灌区水费从0.6厘/方提到1.2分/方,立刻收到了促进农民珍惜水,节水的效果,在全自治区少引黄河水9亿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增加的水费收入用于灌区节水技术改造,“一箭双雕”,走上良性节水发展机制。我们要求每个省都要抓几个节水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试点。尽快拿出包括用水权指标分配、田间灌溉用水定额制度、完善量水测水设施、水费计收管理改革等内容的试点方案。今后我们将在灌区节水改造经费中对积极进行改革试点的地方给予倾斜。

  6、在巩固“九五”完成的300个节水增产重点、继续完成12个节水灌溉示范市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第二批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承担示范市、重点县、节水增效示范区建设任务,意义不在于完成多少公里防渗渠、输水管道或者几千亩喷灌、滴灌。更重要的是要在治水思路上的转变、水权理论的应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地方的职责。国家拿出少量资金扶持地方搞试点,是要通过点上的样板和成功经验带动面上节水工作的开展。每个试点不仅要在工程设施建设上起到示范样板作用,更重要的是拿出有科学依据的数据说明与节水有关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总结出切实可行能够推广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同志们,“十五”农业节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做好节水灌溉各项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