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引进版图书更完美
《中国出版》杂志2003年第8期
阳淼
2003-08-21
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看准市场,引进版图书轻松好做,只需原书影印或原书翻译出版即可——依样画葫芦么!但是,经过几年对引进版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出版、宣传等实践感觉到,除了“选题”这个重要因素之外,引进版图书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商榷,而且方方面面思考得越深入、越细致,出版的感觉就越好。这与本版书的策划并无二致。
1.取舍版别
有很多“洋书”很权威,也很经典,在购买中文版版权时,常常已经是出版了第三、第四版,甚至第十几版。因此,在购进版权时不仅要关注其本身是否为最新版本;同时,在出版中文版时,宜在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注明是原文第几版,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原书的出版背景,同时,版别越高就越有市场说服力。但是有些人认为,为避免与中文版版次混淆,应取消原书的版别。实际上,原书常常针对该版别专门作序、前言,因此,不宜轻易采取取消原书版别的做法。
2.变动扉页
国外图书的印张常常很整,多数为小数点后面一位数。为凑印张,有时文前常常出现双“扉页”甚至三扉页。对此,完全可以作些创新思考,使中文版图书更丰满:保留单扉页,其他页可结合该书具体内容,撰写出版者的话、译序、译者的话或译后记等,为读者提供更详尽的信息。也可对该系列图书进行整体宣传;或对即将出版的相关图书进行宣传。如我最近刚刚出版的《设计元素》一书,在文前的一个整页上,仅仅出现了书中一句经典的 “引文”,于是我将这句“引文”置于目录的最上方。由于目录的内容很简洁,因此,使用了另一种字体的“引文”放上去不仅不显紧张,反而显得版面很活泼、有味道,一改传统目录正襟危坐的“老面孔”。而省出的一页我们作了关于这一套书的宣传。不要小看这一页或两页哦!提倡对这种潜在的意义和影响的重视。
3.呼应前后
“洋书”版式很活泼但有时也有其随意性,不大符合 “前呼后应”的规则,不易尽快
地为读者提供明晰的阅读思路。还以《设计元素》一书为例。文前一开始就出现了三段纪念性文字,语言优美,但它既未署前言也不是序,更没上目录,阅读初时会使人感到茫然。后来在本书中文版出版时,我在这三段优美的文字前增加了“代序”的标题和 “追忆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的副标题,并在页下作了中文版说明,同时目录上呼应。而另外一本《设计几何》一书,原书正文中未设章题,我在正文中适当位置加设了章题,以呼应目录,使全书看上去有一条明晰的主线,便于读者阅读和查阅。
4.增加注解
(1)原书有错:如数据不对、号码漏编、公式前后不对应、引文出处有误,等等。在出版《世界名建筑抗震方案设计》、《冷成型钢结构设计》、《结构与建筑》、《大师的色彩》等书时,这些问题都曾发生过。对这些问题,宜在给出正确内容的同时,作页下注说明(既对原作者和国内读者负责,也不违反合同),并应特别申明是“中文版注”,以区别“原书注”,我认为这比仅仅给出正确内容要更适当。
(2)概念解释:人们对很多流行“概念”更关注它的原文缩写形式——简单准确、朗朗上口,也很时尚,甚至有时无恰当的中文名称与之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保留原文缩写形式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宜在其第一次出现时以夹注给出全称或作页下注说明,以对非专业的读者有所交代。如这样的注解: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用于家庭办公的建筑。再如,Loft 、CBD、Towhouse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注解。
5.改进工艺
与本版图书市场相似,由于竞争的激烈、出版公司的不同以及购买版权的选择性,“洋
书”的开本自然也就五花八门,样样都有,但有时可以协调统一考虑。如可以将原来开本、纸张都有差异的相关图书作成开本、纸张都相同的中文版系列图书,其益处是:省成本,有规模,成系统,并可以“打包宣传”,取得规模效益。此外,有些工艺也可作些改进。如《大师的色彩》一书,在取得原出版公司首肯后改变了开本,由此,沉甸甸的一本书也演变成为一本可爱的“小册子”,不仅别有味道,生产成本也降低40%多。又如《设计几何》一书在讲解几何比例时使用了“牛油纸”,以使上下两页的两种比例划分能够进行比较别。但“牛油纸”须在后期由人工粘贴,因此,即使原书的上、下两页也未能很好地协调,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几千册的印数也就难免“面孔各异”,况每次重印都会面临很尴尬的问题。后来,我们对工艺做了调整:撤除“牛油纸”,将“牛油纸”上的比例网格用另一种便于区分的颜色直接合成在与之比较的页面上,不仅避免了本本粘贴、次次粘贴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并且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工艺问题值得关注。
总之,做引进版图书不宜“邯郸学步”,它什么样你什么样,我认为,引进版图书的本土化很有必要,况且多作一些思考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经验不断积淀,不断丰富,不断成长。
(本文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土木建筑出版中心主任)